青霉素类过敏反应
2016/3/14 13:56:58点击:
青霉素(Benzylpenicillin / Penicillin)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临床应用青霉素类时,较多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等,统称为青霉素类过敏反应,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
1、呼吸道阻塞症状:胸闷气短、喉头阻塞、呼吸困难、窒息、紫绀等,由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水肿和肺水肿引起。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畏寒、冷汗、四肢发冷、烦躁不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可能由脑部缺氧引起。个别患者可产生失语、半身不遂、帕金森综合症等后遗症。
4、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荨麻疹或其他皮疹。
5、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延缓型反应
注射青霉素后数小时或两三天后才出现症状。偶有数日后过敏性休克者,少见。
1、皮疹、皮痒、发热,三者可同时或单独存在,以皮疹最为常见,且形态多样,严重者如大疱表皮松懈萎缩性皮炎和剥脱性皮炎,可危及生命。氨苄引起的皮疹较多见。
2、接触性皮炎,发生于常与青霉素接触者,或局部应用青霉素时,发生率低。病变为湿疹、荨麻疹等,偶可发展为剥脱性皮炎。
3、表皮癣菌群症样反应:应用青霉素后,病人腹股沟、手指或脚趾间、手掌、足跖,可出现汗疱样或类似表皮癣菌症的红斑和疱疹,临床罕见,机理不详。
其他过敏反应
青霉素尚可引起出血、过敏性紫癜、肾脏或肝脏损害、心衰等,但均罕见。
速发型反应
过敏性休克,是青霉素过敏反应中最严重、最常见的反应,可发生于使用青霉素的整个过程中,多见于20到40岁的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老人及儿童少见,婴儿罕见。青霉素的各种剂型和给药途径均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反应的发生与剂量无关。过敏性休克发生一般极为迅速,大多数在注射后15分钟内出现,甚至在注射针头尚未拔出时就会发生。少数病例可于给药后数小时或连续给药过程中出现,一般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几部分:1、呼吸道阻塞症状:胸闷气短、喉头阻塞、呼吸困难、窒息、紫绀等,由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水肿和肺水肿引起。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畏寒、冷汗、四肢发冷、烦躁不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可能由脑部缺氧引起。个别患者可产生失语、半身不遂、帕金森综合症等后遗症。
4、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荨麻疹或其他皮疹。
5、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延缓型反应
注射青霉素后数小时或两三天后才出现症状。偶有数日后过敏性休克者,少见。
1、皮疹、皮痒、发热,三者可同时或单独存在,以皮疹最为常见,且形态多样,严重者如大疱表皮松懈萎缩性皮炎和剥脱性皮炎,可危及生命。氨苄引起的皮疹较多见。
2、接触性皮炎,发生于常与青霉素接触者,或局部应用青霉素时,发生率低。病变为湿疹、荨麻疹等,偶可发展为剥脱性皮炎。
3、表皮癣菌群症样反应:应用青霉素后,病人腹股沟、手指或脚趾间、手掌、足跖,可出现汗疱样或类似表皮癣菌症的红斑和疱疹,临床罕见,机理不详。
血清病型反应
大多数发生于初次使用青霉素的病人,临床表现与普通血清病相似,严重者可发生血管性水肿,有时可因咽管阻塞引起暂时性耳聋。脑水肿时,可致严重的中枢症状甚至昏迷。其他过敏反应
青霉素尚可引起出血、过敏性紫癜、肾脏或肝脏损害、心衰等,但均罕见。